推进“产业兴盐” 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次:02来源:盐田新闻    2019年08月20日

深圳商报记者 贾少强

中建二局深圳南方实业、中交(深圳)工程局等30余家重点企业项目落户盐田;筑智通、安瑞科、高域化学等三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引进;南开大学盐田人工智能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物流机器人研究中心等落地;盐田港区、盐田综合保税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今年以来,在盐田认缴注册资本达一亿元以上的特大型企业就有八家……

当前,盐田正大力推进“产业兴盐”,促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

以“产业兴盐”推动提质增效

上半年,盐田的产业发展总体平稳,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新动能加快孕育,绿色低碳优势继续巩固。饮用水源、地表水、近岸海域等环境要素均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达标率百分之百。空气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17.3微克,居全市最优,空气优良天数占比为98.9%。

陈清在分析盐田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时说,要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多研究有利因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企业要在“情”字上下功夫,建立“亲”“清”政商关系,没有发展,没有财力,民生保障等从何谈起。干每一件事,都要算好经济账、社会账。区长杨军表示,要大力实施“产业兴盐”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深化城市GEP、碳币体系等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盐田区提出,要聚焦“产业兴盐”,为经济发展强动力,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兴盐”,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集聚发展。要推动科技创新,靠创新驱动发展,为传统产业赋能。要大力支持盐田港发展,加快推动东港区开发建设,大力发展以货物保险等为重点的特色金融产业,探索推动航运政策、标准、服务全面对接,不断提升盐田港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聚焦盐田河临港新兴产业集聚区、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等重点区域,加快培育、集聚一批具有领跑作用的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优质企业,加强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打造湾区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要加快推进盐田综保区转型升级,重点发展保税研发、保税租赁等“保税+”高端业态;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与黄金珠宝等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转变思想观念和思路,思路开拓了,出路就有了。要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要聚焦项目建设进度,要切实招大商招好商招优商,围绕高端航运服务、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科技金融等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招引更多关联企业落地盐田。要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建成一批。

空间是发展的基础,发展空间是制约发展的瓶颈。盐田区提出,要深刻认识“加快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十大专项行动,是事关盐田发展的长远举措;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是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可逾越的门槛。盐田的发展空间挖潜大有可为,要对标西雅图、悉尼等,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把盐田打造成深港深度合作的示范区

规划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是《深圳市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之一,也是盐田区主动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抓手,盐田区正加大力度推进,并提出要按照湾区所向、港澳所需、盐田所能,服务港澳、融入湾区、深度融合,与盐田的产业对接、发展对接。

作为深圳与香港唯一陆地相接、水域相连的区域,盐田区如何发挥中英街优势,建设好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陈清曾在多次调研座谈时,都提出要牢牢把握当前重大机遇叠加的有利时机,把大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变成盐田的生动实践,把盐田打造成深港深度融合的示范城区。围绕“一核一圈两带”的战略布局,聚焦“跨境旅游合作,国际商贸消费、深港先行先试、大湾区深度合作”目标定位,加快推进中英街关口改造、第二关口建设、沙头角口岸功能提升等项目,进一步改善通关效率和体验。积极探索通关、监管、保税、跨境资金流动、资格互认等方面的可行措施,以及深港居民同权的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政策举措,全力推动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央提出,要支持香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发展战略中发挥优势和作用,积极研究出台便利香港同胞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的具体措施,为香港同胞到广阔的祖国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陈清表示,要想办法吸引香港的青年才俊到盐田创新创业创意;加强与香港在旅游消费、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推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物流机器人研究中心等项目尽快落地。要主动作为,继续加强与港方的沟通联系,共同推进合作区建设获得更多支持,加快打造集跨境旅游合作区、国际商贸消费先行地、深港先行先试承载平台、大湾区深度合作示范区于一体的区域发展范例。要开动脑筋,开放思想,重点探索发展船舶登记、航运交易、航运金融保险等业态,把有利于推动发展的航运、金融、保险等规则进行移植,积极承接香港港口航运金融资源外溢,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业,争取把盐田变成自由贸易区或自由贸易港。

大湾区建设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为推动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建设,市、区两级人大代表,香港沙头角的相关人士等,也纷纷就如何建设好中英街,积极建言献策。陈清、杨军等多次去拜访沙头角香港一侧的乡事会,与新界北区议会的相关议员座谈,香港的沙头角居民也都表达出强烈的意愿,就是想让香港的沙头角也旺起来。陈清说,这个世界“变”的是斗转星移,“不变”的是无论哪里的人,都想过上好日子,也就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市人大代表吴滨、沙锦涛建议,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的设置定位需要改变先行管理模式,创新人员、车辆从合作区往来内地、香港的行为界定,探索“合作区区界各自管理、关口各自查验、区内自由通行”的管理模式,实现合作区“流得动”“管得住”“活起来”的目标。市人大代表王成义提出,建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动,至少不能太卡壳。中英街是不是一定要靠商业发展?是不是可以考虑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点带面,通过中英街,构建环沙头角经济带,把盐田区扩展为自由贸易区。

陈清表示,大湾区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已经确定,现在要做的,就是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见行动、见成效。要压实工作责任,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千万不能把一般性、常规性的工作换个名头作为落实大湾区建设的举措,不能推诿扯皮,将压力向下传导。要坚持底线思维,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践行初心、使命,振奋干事创业精气神,做精通政策、把握时情、熟知湾区、善于合作的湾区合作的内行人。

杨军表示,要更加坚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要积极“向上”借力、“向下”用力,主动在文化、经济、生态等方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举全区之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作者: